2019年末,全球瞩目的日环食景象在我国上空上演。本校天文学会(Plenty Out There Astronomy Club)的5位学员在顾问老师,陈国宗老师的带领下,特赴砂拉越西连镇(Serian),见证这罕见的“金戒指”天文景象。参与这次日环食体验旅(Sky Safari 11 – Annular Solar Eclipse Expedition)的学员是吴佳琦,叶静萱,张玮,郭远亨及辜质如同学。这一次的日环食体验旅主要是为了促进学员们的团队精神以及让学员们亲自体验并学习拍摄日环食的过程。
为达到更有效的拍摄准备,该团队早在一个半月前便在校内开始进行了数次的太阳观测模拟与培训。整个团队在12月23日飞抵古晋。在那里与他们会合的有来自吉隆坡寻星天文学会的10位团员以及来自亚庇的4位天文爱好者。在一切安排就绪后,整组20人便浩浩荡荡地于25日出发到离古晋约1小时车程的西连镇。晚间,大伙儿集聚在酒店旁的食档,交流及讨论各项观测时可能面对的问题,为第二天的日环食做最后的准备。
虽然打比禄上空的日食在近中午时分才开始,但观测队伍早在清晨8时,已动身驱车前往位于打比禄(Tebedu)的观测点。根据日食数据预测,打比禄是这次日环食中最理想的观测地之一,也是马来西亚经历环食时间最久的理想观测地。享用了砂拉越道地早餐后,大家便开始熟练地为各种器材进行装置。巴中天文学所准备的器材可说相当的完善。在日食拍摄方面,他们共带了一台5寸天文望远镜,2台太阳追踪器,3部单反数码摄像机及多套的太阳巴德得滤光片。此外,该学会也在现场设架了2部温度器及湿度器,以记录日食过程对整个环境变化的数据。
11时49分,日食第一接触(First Contact)如期而至,代表着日偏食正式开始。此时,各相机发出不间断的拍摄声,以记录这珍贵的时刻。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同时也带动了打比禄民众对日食观赏的兴趣,纷纷上前与大家一同观赏,并享受这一生难得遇上的日环食。期待已久的日环食终于在下午1:46开始了(日环食第二接触),此时除了相机的持续咔嚓声外,整个现场充满了人潮发出的欢呼声。当“金戒指”逐渐形成时,大家都感受到周围的气温开始下降,天空显得如黄昏般的暗淡。日环食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错重叠。对天文学会的团员来说,这都是大家人生中第一次目睹日环金戒的经历,一切都显得特别难得与难忘。日环食现象持续约至3分钟半,至到下午1:49月球便才开始滑开,与太阳分离(日环食第三接触)。
团长,辜质如同学表示虽然整个日食拍摄的过程很辛苦,需要顶着一整天炎热的太阳,但是学员们都拍了不少满意的作品,心中充满激动。她期待日后还有类似的天文景象体验旅,好让他们能够从中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发掘更丰富的未知知识。陈国宗老师则特别赞扬学员们在整个旅程中都保持良好的团队精神。每当一位团员遇上难题时,其他团员都会主动帮忙与关心,让大家心中无时无刻都感到特别的窝心。他要感激家长们与校方对孩子们的信任,放心让孩子去经历。他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就是因为行路能够探索实践、发现未知、增加阅历经验、提高天文素养,这也是天文学会坚持每年在校外举办户外学习营的目的。
1226打比禄日环食全记录 珍贵的日环金戒照片已成功地被记录下来了 自己准备的庆功宴都显得特别的好吃哦 亚庇的丹绒亚路海滩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一整天的观测圆满,yeah! 能够目睹日环食的风采,相信一生中不会有太
多的机会来到古晋当然要到著名的砂拉越河打卡